傳統石雕牌坊制作有什么特點?
發布時間:2014-04-05 16:15:26 閱讀:5732
傳統石雕牌坊制作有什么特點?
第一,類型化、理想化傾向。中國石雕與宗教緊密相連,以佛像和宗教題材作為對象,其神化、類型化、理想化傾向突出。造像模式化、程式化、單一化。如佛祖造像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莊重、和善、慈悲、微笑的神態。人們很難將其與世俗的人類造型來類比和欣賞。同時,雕塑大量采用想象、夸張、象征等手法以超越現實,構造理想。
第二,繪塑結合,注重線條和色彩的造型能力。中國石雕不僅吸收了繪畫的線條、色彩的特點,而且把雕塑與繪畫結合在一起,喜好在石雕上繪色描線,如泥塑大都為彩塑、石雕、木雕,都十分注意物質材料的天然色彩的利用和搭配。中國雕塑有“三分坯子七分畫”之說。雕塑還注重以線條輔助造型,這在玉雕、青銅器、漢畫像石磚、陵墓裝飾雕刻上表現尤為突出。
第三,牌坊制作的寫意傳神,追求意境。中國藝術從總體上看是寫意性的。石雕不講究寫實,比例結構準確,而是從大處著眼,以表現見長。在塑形上講究“離形得似”,“神似勝于形似”,注重寫意傳神,具有濃郁的東方情調和意境特色,也形成與西方雕塑注重描摹寫實的不同的特點。
第四,石雕牌坊工藝精巧,技藝精湛。中國雕刻是手工操作,它不像詩詞·繪畫·書法被列為藝術的正宗、正統,而是被當作民間藝術來對待。雕塑家被稱為匠人,因而很少署名。藝人憑借熟練的技藝、憑手工操作,體現出手巧的優勢,而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藝術創造性。
第五,石雕方法和形式的綜合化傾向。在陵墓裝飾雕塑、工藝雕塑、石窟造型雕塑等形式中體現出各種雕塑類型和形式的融合。這里有圓雕與浮雕的融合,有透雕與高浮雕的融合,有線刻與彩繪的融合。因此,中國雕塑在分類、方法、形式上并不拘于一格,而是靈活運用,千變萬化,使各種類型、方法和形式能相互補充和結合,這形成了中國石雕牌坊制作藝術的鮮明特點.
版權屬于: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石牌坊制作在民間怎么形成的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