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寺廟石雕牌坊圖片價格
發布時間:2012-04-02 00:00:30 閱讀:6221
北鎮市北鎮廟牌坊介紹; 遼寧省北鎮市北鎮廟為山神廟,供奉醫巫閭山之神。據《奉天通志》等相關資料顯示,從金代大定四年(1164)到清末宣統三年(1911),七百多年間,御駕及派欽差祭祀醫巫閭山神多達三十次,僅清代就有六位皇帝親臨告祭,其中康熙皇帝"三歷其境",乾隆皇帝"鑾輿四蒞''。那時,每逢王朝更迭、皇帝登基、地方欠寧、天時不順時,封建統治者都要前來此廟告祭,都從這座石雕牌坊前經過,以求山神保佑。
北鎮廟初稱"醫巫閭山神祠",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隋書.禮儀》載:"開皇十四年閏十月,詔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冀州鎮霍山,并就山立祠。"遼時又將醫巫閭山神祠拓建,金大定四年(1164)重建,并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1298),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并對原來的廣寧神祠加以擴建,改稱"廣寧王神祠"。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又把醫巫閭山加封為神,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敕詔重修廣寧王神祠。此后,明永樂、成化、弘治、正德、萬歷年間均有修葺。北鎮廟山門原為五楹,建于明代,其匾額"北鎮廟"三字,相傳為明代權臣嚴嵩所題。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7)曾對北鎮廟進行維修。清雍正元年(1723),因廟宇嚴重損壞,開始了歷時七年的大規模整修,重修了石牌坊、石雕牌樓五座,神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3間,內香殿,寢宮,鐘鼓樓各l座、神櫥、神庫各3間、左右配殿各13間、碑亭3座。清乾隆年問,先后兩次對北鎮廟石牌樓進行重建。
清光緒十八年(1892),奉天將官左寶貴奏請清政府撥款再次修葺北鎮廟,把廟內宮殿、廊廡、門闕、樓亭、石雕牌坊等建筑修繕一新,并建圍墻"三百四十丈'',將大殿七楹改為五楹,把神馬殿、山門由五楹改為三楹,從而確定了北鎮廟的現在格局和規模。這次北鎮廟石雕牌坊坊后修造了石雕麒麟一對。
北鎮廟牌坊坊前石獅維修和擴建工程由馬曉滄全權負責,據說原打算在北鎮廟竣工之后為馬曉滄樹碑立傳,而且把石碑都準備好了,后來經過審計,發現馬曉滄在主持監修期間偷工減料,并涉嫌侵吞工程費用,而且數額巨大。這樣一來,為馬曉滄歌功頌德的石碑和石雕貔貅就刻不成了,那塊事先準備好的石碑也就成了"無字碑",馬曉滄是何等人物?地方一官耳。再后來,當地修建革命烈士紀念塔,無字碑碑身總算派上了新用場,而碑首、碑趺因雕刻圖案無法與"革命"對接,至今仍然存放在北鎮廟里。1988年,北鎮廟石雕牌坊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轉載請注明: 轉載自中國石雕牌坊石牌樓制作第一廠家電話13791739397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 (http://www.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嘉祥雕刻制作的五大步驟是什么
下一篇:臺灣李錫金孝子石雕牌坊雕刻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