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清昭陵石牌坊上的石雕藝術
發布時間:2017-12-21 16:20:03 閱讀:6257
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雕刻藝術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發展到現今,雕刻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其內涵也越來越深刻。而建筑,又被稱為凝固的史書,這取決于建筑的選材、組成結構、建筑工藝及樣式等,而這些都會如實反映當時人們的審美、歷史文化、社會背景及政治主張。發展到明清時期,建筑中運用石刻藝術作為裝飾的形式被廣泛應用,如明清兩代的石牌坊就是將石牌坊這一建筑形式推向了高峰。石牌坊在中國古代,一方面表現出人們的審美和人文道德標準,另一方面表現出古老的雕刻工匠的藝術智慧。它是封建倫理、道德信仰的宗族裝飾性建筑。
石牌坊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門洞式建筑,不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或是都市石牌坊、村莊石牌坊,都常常可以看到,他們一座座形式各異的矗立著。不過就東北而言,石牌坊的數量要遠遠少于南方,加之年代久遠,“文革”時期“破四舊”、城市建設需要等,眾多石牌坊毀于一旦。中國古建筑作為歷史傳承的實體以精妙的設計與匠公精湛的技藝著稱,是還原當時歷史文化的載體,梁思成提出“建筑之規模,形體,工程,藝術之嬗遞演變,乃其民族特殊文化興衰潮汐之映影;一國一族之建筑,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賴其建筑之遺跡或記載以測其文化,其故因此。蓋建筑活動與民族文化之動向實相牽連,互為因果者也。”
石牌坊,也稱石牌樓,是具中國特色的門洞式古建筑形式代表之一,一般說來,如宮殿石牌坊,寺院石牌坊,陵墓石牌坊,祠堂石牌坊等地,用來起到贊美和宣傳表彰的作用,是孝義禮數的工具。通常有木雕,磚雕和石雕等。在城市和建筑中起到空間控制,增加藝術的表現力的特點,是中國最具典型標志的建筑文化之一。關于石牌坊的起源,梁思成在《中國建造史》上是這樣記述的:“石牌坊為明、清兩代特有之裝飾建筑,蓋自漢代之闕,六朝之標,唐宋之烏頭門欞星門演變形成者也”。
隨著歷史不斷的推進,很多寶貴的文化已經風蝕,很多石牌坊已經不復存在,但清昭陵的陵園石牌坊卻完整矗立,這為我們研究滿族民俗、民風以及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貴的真實樣板。本人深受清舊都——盛京(沈陽)的滿清文化影響,以傳統民間美術對清昭陵石牌坊這一歷史建筑形式以及其石刻紋飾作用意義作為出發點,查閱了大量的文獻等相關信息,通過分析和研究清昭陵石牌坊的紋樣雕飾藝術特點及工藝,探求其特有的人文價值與藝術魅力。
清昭陵這座石牌坊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順治八年,中間經康熙、雍正、乾隆歷朝增建。直到1801年(嘉慶六年)全部完工。通過石牌坊圖片這座石牌坊結構為仿木式石雕,頂端有大脊、垂脊、鴟吻、走獸、勾頭、瓦件等;中端有斗拱、額枋、橫梁、欄板、雀替等,其上還雕飾著云龍戲珠、吉祥八寶、纏枝蓮、卷草紋等各類紋樣。在石牌坊底端有石獸坐落于枋柱下,其中四對石獅南北相背,一對獬豸東西相背。石獸為了守護陵墓,蹲踞在須彌座上,表情嚴肅、靈動傳神,生動的刻畫出皇陵守衛者的忠誠,體現了匠師的高超技藝。石牌坊石雕藝術集合了平雕、圓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技法,紋飾復雜,變化無窮,無愧為石雕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清朝在石雕藝術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清昭陵石牌坊作為清朝皇家建筑這樣一個歷史題材,它反應出滿清文化的包容,從建筑構成來看石牌坊是漢文化的延續,其中雕飾的龍紋、石獅、獬豸也是源于漢人民間傳說以及漢人對龍的崇拜,橫梁中的吉祥八寶和蓮花紋飾是源于喇嘛教的宗教圖騰而制,這也對我們了解清文化提供了確實的線索。選擇清昭陵石牌坊的石雕藝術作為研究題目,具有如下原因:
1、由于我國石牌坊設計初期均為木制,后又出現仿木制石牌坊,而對于石牌坊的研究多以四川隆昌石牌坊作為研究對象,石牌坊的存在意義多于捐建功德、貞潔等為主,是個紀念性的建筑體,而清昭陵石牌坊是為清朝帝王陵寢所立,更具其歷史意義,也著實的反映出清文化的內涵,而其在國內外的研究領域中還屬空白。在沈陽淪為偽滿洲國之時,日本學者伊藤清造、岡大路、竹島卓一、清閑、伊東忠太曾對清昭陵建筑群有過研究,其中伊藤清造于1925年6月撰寫的《北陵指南》以及岡大路于1929年發表在《滿洲技術》雜志上的《昭陵建筑計劃》對清昭陵有一定的介紹,尤其是岡大路繪制的《奉天昭陵圖譜》,更是圖文并茂的描繪清昭陵的建筑群,只是沒有針對清昭陵石牌坊展開具體的研究。
2、沈陽清昭陵石牌坊建立于清昭陵中,清昭陵作為古代皇陵,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屬陵園——北陵公園是沈陽著名的旅游景點,所以至今保存完好。這對我們研究提供了完美的樣本。
3、石牌坊上石雕紋飾設計精美,石獸傳神,吉祥圖案的構成十分完整,雕刻技法多樣,粗狂、遒勁又不乏細膩,是一件石雕藝術的巨型“神作”。
4、滿文化對漢文化的發展有著推進作用,滿清是推崇學習漢文化,并結合滿文化發展的朝代,在這期間創作出來的繪畫及建筑雕塑均融匯了滿、蒙、漢、藏及宗教文化的藝術風格,清昭陵石牌坊上所雕刻紋飾圖案都有其特定背景和文化,又經幾代皇帝重修,至今仍保持所呈現的樣貌,足以反映清代藝術的特征。
作者:長城石雕廠【原創】
版權屬于:http://www.openpad.cn/ 山東石牌坊廠家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觀音雕像造價和觀音菩薩圖片大全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